top of page

以藝術家精神打造音響:S310、QUEEN

文 / 郭漢丞 《U-AUDIO》總編輯;圖 / 蔡承融




談起 Oriole Sound Audio 惠樺音響,等於是在講陶怡緯,他是老闆,也是拿著烙鐵,手工慢活,親自做出每一部 Oriole 擴大機的催生者,最新推出的 OSA-88P-QUEEN後級,在惠樺打造的金龍廳,搭配自家 S310 晶體前級與法國 JMR Orfeo Jubile 喇叭開聲,不僅是美好的音樂饗宴,更是陶怡緯用一輩子的時間,秉持著藝術家精神,創造出他心目中最好的聲音。



慢工細活打造藝術音響


認識陶怡緯二十年了,在此之前,他就在做真空管機,同時守著高週波專業儀器的家業。這二十年來,看著一部部 Oriole 真空管機,在內湖的工作室裡誕生,每一部都是陶怡緯的心血,挑燈夜戰,手工搭棚,每一個焊點,反覆琢磨再三,焊出圓滾滾的漂亮模樣。這樣的焊工,這樣的堅持,在凡事求快的數位時代,Oriole 慢工出細活的手造音響,每一部都珍貴。


這次來試聽的主角,應該是 OSA-88P-QUEEN,型號有點長,但是如果只講 Queen,那就好記多了,聯想到皇后,也就更不容易忘了。



經典 1BV 的進化版


Queen 怎麼來的?陶怡緯說,其實是推出十多年的 OSA-88P-1BV 的進化版,取消音量旋鈕,變成純後級,而且加上古典 NOS 大尺寸濾波電容,所以 Queen 的面板高度長高了 5 公分,厚度則一樣是 3 公分,面板依然是航太等級 7075T 鋁合金,CNC 車出漂亮的弧面。這塊實心 7075T 鋁合金面板,加工之前重量是 5.3 公斤,削去兩邊勾勒弧線,加工後重量為 4.2 公斤,整部機器重達 42 公斤,光是重量,就顯示 Queen 的用料極為扎實。



可是這樣要重做面板啊?為什麼不改變一下濾波電容擺放的方式,就可以使用原本的機箱?陶怡緯說,早年很多真空管機都這麼做,假如濾波電容太高了,幾箱放不進去,那就橫躺擺放,但是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會讓聲音變得沉悶不好聽,所以濾波電容一定要站立配置。



手工搭棚憑空架線


陶怡緯的堅持,不僅是線路配置,更難的地方是手工搭棚,把一個個電阻、電容,架接出相連的線路,而且搭得漂亮,線路工工整整,這都是職人的堅持,即便線路藏在機器內部,可是工整漂亮的走線,加上配線走向的安排,造就了 Oriole 的聲音美學。


每次來陶怡緯這裡,總能長不少知識,他設計的機器,關鍵藏在精心收集的 NOS 古董零件,這些東西早在 3C 產品縮小化零件之前出現,當年也沒有環保法規限制,所以零件的性能特別好,耐用度更勝過新製品。


就線路來說,Oriole 的真空管機差異並不大,但是 NOS 元件略有不同,陶怡緯總是在搜集足夠的 NOS 零件之後,開始製作機器,能夠生產的數量,就看 NOS 零件的數量,每一批約莫十多部,用完就沒了,下一批只好改型號推出,所以, Queen 的線路接近 1BV,可是 NOS 零件不同。


珍貴的 NOS 電解電容


這次 Queen 長高的原因,來自大尺寸電解電容,陶怡緯找到美國 Cornell Dubilier 的大電流螺栓是電解電容,早年是美國軍規零件,體型瘦高,陶怡緯說,瘦高的電容捲繞的圈數,比矮胖的電容較少,內部的電抗效應比較低,所以中高頻會有更好的表現。您要問陶怡緯怎麼知道,當然是親身試過,多年玩音響電路的心得,這種經驗值,可說千金難買。


Queen 也使用了 1950 年代中期精密繞線電阻,陶怡緯說這次找到了極品 Dave Resistors,當年全部是美軍使用,此外,還有因應大瓦數的低阻抗波浪型電阻,其散熱特性好,緩衝效果佳,可以抑制線路的微量振盪。




電源加上珍稀維他命 Q


在電源部分,Queen 使用了 NOS 油質電容,陶怡緯說這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要給真空管機使用,耐壓600V ~ 1kV 的規格,數量很少,能看到早年戲稱維他命Q(Vitamin Q)的油質電容,放在 Queen 裡面。


您可以想像,陶怡緯花了多少時間,在網路上搜尋這些稀有零件,他說有時候花錢都買不到,因為大多是軍規零件,數量稀少,懂得這些零件價值的人,都相當惜售。



訂做變壓器得來不易


至於真空管最重要的靈魂,非輸出變壓器莫屬,尤其手工繞線製作的變壓器,比起現代自動繞線機製作的變壓器,手工繞線的成本不知道貴了多少倍,但是好聲的關鍵就在這裡,像是老 McIntosh,用了幾十年,可能電容會老化,但是變壓器幾乎沒有人壞過,關鍵就在手工製作。


Oriole 的變壓器,長期委託堅新製作,不過 Oriole 採用的是特殊訂做版,為了追求最高品質,他連矽鋼片都自己去訂購,選擇日本單向超薄矽鋼片,層層疊疊,整顆輸出變壓器就像一個大鐵塊,每一層手工繞線之間,要加上 1 到 2 層絕緣紙,手工慢活精製,最後要灌入環氧樹脂,讓變壓器懸浮在外殼內部,但卻不會接觸到金屬外殼,輸出阻抗的線頭,要把原本繞線的漆包線,刮除絕緣漆之後上錫,再穿過鍍金接續端子焊接而成,每一處都是耗時費力的手工活。



每一部都是工匠逸品


如此上窮碧落下黃泉,搜羅珍稀 NOS 零件,加上費時耗工的手工搭棚打造,我想說,陶怡緯不僅是在製作音響器材,更是在打造「藝術音響」,每一部Queen 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感,也是值得尊敬的工匠逸品。


來金龍廳,聽 Queen 與 S310,推法國 JMR Orfer Jubilie,寧靜的試聽室,也是陶怡緯的心血,老檜木妝點的空間,散發著淡淡的木頭香氣,良好的隔音空間,讓人很容易專注在音樂上面,說實在的,我真的不像來試音響,而是來享受音樂的。





巴哈端莊又自在


從輕盈的音樂展開,選皮耶絲「Bach: Partita No.1」,左手的和弦輕盈地展開,右手流瀉端莊自在的旋律線條,左手與右手展開對位,巴哈音樂的嚴謹結構,端莊地在喇叭中央浮現,Queen 帶出渾圓有厚度的鋼琴音符顆粒,左手的低頻段厚實又有透明感。



Queen 不是昏黃軟綿的真空管音色,而是結實有力的鋼琴厚度,顆粒清晰,帶出右手旋律聲線的悠遊自在,Partita 組曲的每一首曲子都不算長,愉悅的舞曲讓我不禁一連聽了五首,一路到小步舞曲才驚覺怎麼聽了這麼多首,該回神來試其他音樂了。


莫札特聽得愉悅鮮活


聽真空管機,怎麼能錯過人聲,尤其是女聲,換上芭托莉「Mozart Arias」,聽「費加洛婚禮」的詠嘆調「Non So Piu Cosa Son」,這是僕人凱魯畢諾在第一幕出場的詠嘆調,慌張的來找蘇珊娜商量,緊張的氣氛藏在搖曳的弦樂群,芭托莉的歌聲在 Queen 推出來的音色,飽滿帶有肉感,可是音像形體卻是適中的、漂亮的,而不是龐大的、笨重的,唱出次女高音嗓音的厚度。



聽得入神,CD 繼續唱下去,還是「費加洛婚禮」,但已經來到第二幕的「Voi Chi Sapete Cosa e Amor」,木管柔和輕盈的旋律,底層墊著溫暖的銅管,弦樂聲部撥著弦,帶出音樂的俏皮感,芭托莉唱的還是凱魯畢諾,可是這首詠嘆調唱的是「你們知道什麼是愛」,正在密謀如何戲弄不忠的伯爵,歌聲俏皮,管弦樂的轉折之處,藏著莫札特的嬉笑聲,用 Queen 來推 Orfero Jubilie,讓次女高音的嗓音尾韻,呈現自然且漂亮的空氣感,芭托莉的呼吸變化與換氣,強化了詠嘆調的戲劇感,當然,「費加洛婚禮」是喜劇,嗓音與氣韻變化都增添了喜感,Queen 則讓歌劇的喜感更為鮮活。


老錄音,自有其味道



如果您覺得真空管機都是溫暖昏黃,那麼 Queen 不是您想像的音色,Queen 是通透與溫暖兼備的真空管機,而且有相當好的音樂感染力。像是聽 Billie Holiday 的「Last Recording」,這不是發燒錄音,甚至有些地方可以感覺電平錄過頭,幾乎要破音了,但卻是 Billie Holiday 嗓音特殊之處,Queen 唱出尾韻的煙燻嘶啞。


這時候的 Billie Holiday 的嗓音,應該就是如此,即便唱著相對快樂的「Sometimes I'm Happy」,Billie Holiday 的嗓音還是非常 Blue,銅管的裝飾音,陪伴著 Billie Holiday 的歌聲,Double Bass 撥奏 Walking Bass,爵士鼓敲打著搖擺的節奏,Queen 忠實地把錄音電平若干過度的破音呈現,但是小喇叭與薩克斯風的距離感,卻讓現場錄音的樣貌更顯真實,而且感受得到 1959 年的老錄音的氣氛。


聽流行也行


不免俗,讓我來聽首蔡琴,聽「機遇」的「六月茉莉」,開場的大提琴,Queen 唱得柔中帶剛,大提琴有形體,而不是鬆散無形,蔡琴吟唱的音像形體,帶著健康的龐大感,凝聚在音場中央,口白的效果又與歌唱不同,電鋼琴的聲響伴隨著口白,讓人可以想像當年舞台劇的樣貌,唱台語的蔡琴,唱腔還是韻味十足。



再來張熱力十足的女聲,聽愛黛兒「25」,選「Send My Love」,這是流行搖滾錄音,加料甚多,我試著推高 S310 前級的音量,考驗一下 Queen 的推力,果然不怕操,雖然帳面數字是 50 瓦,可是低頻生猛有力,但是也可以聽出許多錄音壓縮、加料的痕跡,中低頻段有許多修飾,顯示 Queen 的錄音還原相當真實,沒有多餘的染色,而是呈現錄音的本來樣貌。我想說,流行搖滾錄音加上壓縮、等化,都是為了音樂本質服務,強化音樂的情緒,而在 Queen 上面,展現了流行錄音的熱鬧感。


古典音樂比較對味


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用 Queen 來聽古典音樂,回到皮耶絲、杜梅與王健合作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Queen 在 Orfero Jubilie 喇叭中央,形塑漂亮的三重奏樣貌,喇叭消失在空間當中,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分立,三重奏的現場感漂亮。布拉姆斯這首三重奏,是他二十歲左右的作品,可是相隔三十四年,由作曲家重新修訂,現在我們聽的版本,大多是後來修訂的版本,音樂情緒更為濃烈,在 Queen 上面聽,浪漫的音符更顯浪漫。


聽得入神,第一樂章十五分鐘的音樂,竟然一氣呵成地聽完,我真不是來評論音響的,根本就是來享受 Queen 的美聲,說美,不如說傳神且傳真,傳真的是展現讓喇叭消失的魔法,讓鋼琴三重奏的舞台現場栩栩如生呈現,傳神,則是三件樂器既合作、又競爭的樣貌,鋼琴與小提琴相互爭輝,而大提琴卻像是中間的和事佬,適度地用長音化解,而在音符大挑的起伏當中,則展現布拉姆斯濃烈又內斂的音符情感。



馬勒第九,從生到死


最後的高潮,當然留給馬勒,聽伯恩斯坦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的版本,聽馬勒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小提琴的大跳,拉出緊張的氣氛,隨後落入柔美的主題,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拉奏的溫暖音色襯底,小提琴兩個聲部交織,藏著迴盪下行的音樂動機,Queen 把龐大管弦樂團的音場,清楚地呈現,撐開寬闊的音樂場景。



不過,我這時候已經沉醉在馬勒當中,第四樂章其實是生與死的轉折,音域高與低的變化與對比強烈,是情緒滿溢的管弦篇章,當中藏著悼亡兒輓歌的「我常以為孩子只是出去一下」的旋律,而音樂在冷與熱之間交替,我聽得入神,神遊在馬勒對生的期盼,以及對死的恐懼,但最終,死亡征服了一切,音樂在寧靜當中結束。




擁有幸福的音樂人生


Queen 好聽嗎?我想說,我很享受,Queen 把音樂唱得真,也唱得美,而且,我想說,Queen 把音樂唱得情感豐富,如果您願意專注聆聽音樂,Queen 會給您強烈的感染力,讓人忘記音響的存在,而這應該也是陶怡緯的夢想,他以音響職人工匠的堅持,一顆顆 NOS 零件,手工搭棚,慢工細活打造每一部 Oriole 擴大機,我想說,如此以藝術家精神打造的音響,很難簡單以金錢衡量其價值,您來聽,愛上了,擁有 Queen,也等於擁有幸福的音樂人生。



☆ 實機試聽、預約瞭解:


您可以直接撥電話給我們0937145166,或是在網站首頁,留下您的需求,我們將與您聯繫。

Commentaires


Les commentaires ont été désactivés.
bottom of page